我校初 2020 级赴成都开展研学活动
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。11月13、14日,在吴丽君主任的带领下,遂宁中学初2020级师生浩浩荡荡开始了为期两天的研学活动。
一路上同学们欣赏着沿途风景,吃着美食哼着歌,到达了此次研学活动第一站:天府之源都江堰。
一座山,一湾水,一道堰,一场不得不看的古堰传奇。被称为“川西平原最隆重而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”的都江堰放水大典在一声“放水!”令下开始了。岷江水奔腾而下,赞叹之声不绝于耳……
米酒等出自都江堰的土特产和川剧“变脸”也在仪式中大放光彩。整个活动场面宏伟壮观,队伍整齐有序,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在丰盛的午餐后,同学们参观了目前世界上唯一留存并仍在使用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——都江堰。从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到现在,都江堰已经2274周年,一直发挥着防洪、灌溉、供水等作用,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、物阜民丰的“天府之国”,是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、勇敢、智慧的结晶。
都江堰工程按水势和地形特征,以杩槎、竹笼和卵石为主要建筑材料,杩槎截流导流,卵石护岸、竹笼盛石筑堤,并用卧铁作为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。在观摩了匠人师傅编制竹笼后,学生们按小组开始分工合作。一张张喜悦的笑脸就是收获的标志。
研学活动第二天——建川博物馆聚落。该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、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,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,以“为了和平,收藏战争;为了未来,收藏教训;为了安宁,收藏灾难;为了传承,收藏民俗”为主题。
狂风恶浪无所惧,甘洒热血写春秋。在塑造了200多名抗日英雄群体形象的“中国壮士群雕广场”,遂宁中学的研学学子们举行了祭奠仪式。
国内唯一一个为战俘修建的博物馆——不屈战俘馆,让同学们明白了人俘心不俘,战俘一样是英雄。仰视着这些重见天日的抗俘英雄,我们都太渺小。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博物馆——正面战场馆,有利于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。飞虎奇兵馆由“援华概述”、“飞虎神兵”、“友谊长存”三个部分组成,是中美友谊的见证。走在这一砖一瓦都来自“5·12”汶川地震震区的地震博物馆,处处可见地震的印迹:倾倒的房间、断裂的椅子、停留在14时28分的钟表……心里异常沉重。矛、步枪、机枪……从冷兵器到现代用的枪炮,国防教育基地国防兵器馆吸引来不少同学的目光。在参观不屈战俘馆和飞虎奇兵馆时,偶遇抗美援朝的老兵爷爷们,学子们认真倾听爷爷的故事。
14日下午,研学的全体师生到达了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四川科技馆,体验集科学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、参与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活动。同学们沉浸在科学的奥秘中。
短暂的研学活动在夜幕中落下帷幕,师生们平安回到熟悉的学校,虽意尤未尽,却收获满满。在集体旅行中研究学习,这无疑是岁月中美好而珍贵的记忆。愿同学们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!
GMT+8, 2025-4-26 16:24, Processed in 0.025971 second(s), 19 queries .